“The only time I feel alive is when I'm painting.”
“What color is in a picture, enthusiasm is in life.”
“I would rather die of passion than of boredom.”
― Vincent Van Gogh
 
從一開頭的韋瓦第:四季-前奏一響,我突然感到一陣悲傷,是那種刺痛的感覺。
應該是觀看完電影燃燒女子的畫像,這首曲子傳達的意義太沈重,情緒還久久無法平復的關係。
 
展覽搭配的音樂很有巧思,有德布希、舒伯特、李斯特等古典樂名家的曲子,輕快、抒情、詭譎、壓抑、悲愴的,與畫作傳遞給人的感受很相符,整體而言就像坐雲霄飛車一般,充滿高低起伏。然後,我竟然默默看了兩次,每一次看完都很心塞、覺得快要爆炸了。展覽空間大約可以容納100多人同時席地而坐,時而看著作品、也時而看著身旁對到眼的觀眾們。
 
梵谷從27歲開始以作畫維生,短短十年畫了兩千多幅作品,在他有限的生命裡,燃燒自己旺盛的創造力。即使生前僅賣出一幅油畫以及些許的素描,經濟上必須依靠弟弟西奧支應生活費,他對於作畫的堅持也是不間斷的,畫畫變成他得以抒發腦海的思緒的媒介,無論是美好的(抒情、色彩明亮的景物畫)還是晦暗的(在聖雷米接受精神治療的日子、生命晚期在奧維爾小鎮時期的畫 )。
 
我印象中看這個展第一次眼眶泛淚應該是向日葵的時候,字幕寫著:黃色多麼可愛,那是太陽的顏色。
"How wonderful yellow is. It stands for the sun."
 

vangoghmuseum-s0031V1962-800.jpg

Sunflowers
Vincent van Gogh, January 1889

 

sower-at-sunset.jpg

Sower at Sunset
Vincent van Gogh, 1888
 
我真切地感到光與暗的對比就想是情緒的高與低;狂喜與憂鬱。不知道那樣的光芒有沒有照進梵谷的心中,給他些許的溫暖?
 
 
 
第二次難過是因為《隆河上的星夜》,字幕寫著,我感到沮喪失意的時候,我變跑到戶外畫星星...  
“I don't know anything with certainty, but seeing the stars makes me dream.”
“Someday death will take us to another star.”
 
搭配著憂鬱的古典樂,我才知道天空的藍色,不是浪漫、愜意的;而是憂傷的、失落的顏色。
Starry_Night_Over_the_Rhone.jpg
 
Vincent van Gogh, September 1888
 
第三次情感的衝擊,則是麥田中一群烏鴉發出低沉的叫聲徘徊於天空中,忽然,一陣槍聲響起,打亂了它們飛行的節奏,把它們都嚇跑了,只留下麥田與湛藍的天空。
而我們也知道那槍是梵谷開槍射進自己的腹部,之後被人搬到床上休養,過程弟弟西奧、加舍醫生都來探訪,但兩三天還是離開人世了。
 
最後,大螢幕多幅梵谷的自畫像這時才緩緩地浮現 ,不同時期的自畫像這時遍佈整個投影畫面,從年輕時期到生命的尾聲,那雙眼睛,炯炯有神地的看向觀眾群,
那樣的穿透力很強大,忽然之間,我們與畫家隔空產生了對話、有了連結,實在非常奇妙。
 
vangoghmuseum-s0149V1962-800.jpg
 
Wheatfield with Crows
Vincent van Gogh, July 1890
 
 
 
 
文章標籤

Em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